[ZT]我们到底在考什么
——————————轉自《读者》————————————————————
作者:赵凯荣
前些天,新的高考大纲又出来了,令我费解的是,为什么高考非要有个统一的大纲不可?这不只能加强应试教育的程式化吗?此外,大纲中说,明年物理、化学等学科要比往年增加计算难度,这也着实让我费解,难道在物理、化学中,计算的“素质”比“思维素质”更重要吗?也许我们的主考官忘记了,莱布尼茨和帕斯卡之所以发明计算机,其初衷正是“为了将那些天才的头脑从奴役他们的繁琐计算中解放出来”。这不禁使我想到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教授曾援引过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卡兰德拉一篇名为《气压计的故事》的文章,其中很形象地说明了对物理学来说,学什么和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很久以前,我接到我同事的一个电话,她问我愿不愿意为一道试题的评分做个鉴定人,好像是他想给他的一个学生答的一道物理题打零分,而他的学生则声称他应该得到满分。这位学生认为如果这种测试制度不和学生作对,他一定要争取满分。到适合学生同意将这件事委托给一个公平无私的仲裁人,而我被选中了…………
我到我同事的办公室,并阅读了这个试题。试题是:“是证明怎么能够用一个气压计测定一栋高楼的高度。”学生的答案是:“把气压计拿到楼顶,用一根长绳子系住气压计,然后把气压计从楼顶向楼下坠,测量绳子放下的长度。这长度即为楼的高度。”
这是一个有趣的答案,但是这学生应获得称赞吗?我指出,这位学生应该得到高度评价,因为他的答案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如果高度评价这个学生,就可以给他物理课程的考试打高分;而高分就证明这个学生知道一些物理学知识,但他的回答又不能证明这一点…………
我让这个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回答同一问题,但必须在回答中表现出他懂得一些物理学知识……在最后一分钟了,他赶忙写出他的答案,他们是:把气压计拿到楼顶,让他斜靠着屋顶的边缘处。让气压计从屋顶落下,用秒表记下他落下的时间,然后用落下的距离等于重力加速度成下落的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看了这个答案之后,我问我的同事他是否让步。他让步了,于是我给了这个学生几乎是最高的评价。正当我药离开我同事的办公室时,我急等那位同学说他还有另一种答案,于是我问是什么样的答案。学生回答说:“啊,利用气压计测出一个建筑物的高度有许多办法。例如可以在有太阳的日子在楼顶记下气压表的高度和他影子长度,又测出建筑物影子的长度,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比例关系,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很好,”我说,“还有什么答案?”
“有啊,”那位学生说,“还有一个你会喜欢的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你拿着气压计,从一楼楼梯而上,当你登楼时,用符号标出气压边上的水的高度,这样你可以用气压标的单位得到这栋楼的高度。这个方法最直截了当。”
“当然,如果你想得到更精确的答案,那么你可以用一根线的一端系住气压计,把他像一个摆那样摆动,然后测出街面和楼顶的g值(重力加速度)。从两个g值的差,在原则上就可以算出楼顶的高度。”最后他又说:“如果不限制我用物理学方法回答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例如,你拿上气压计走到楼房底层,敲管理员的门。当管理员应声时,你对他说下面一句活,“亲爱的管理员先生,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气压表。如果你告诉我这栋楼的高度,我将把这个气压表送给您。”
谈谈你读后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深红喷火龙 于 2007-12-30 07:25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