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妹妹所在的中学发来一封邀请函,邀请各学生的家长本周日去听一个家族教育讲座,举办地点刚好是在我的学校——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大礼堂。原本事不关己,但今天老妈要上班,老爸懒得去(去了也白去,都是说普通话的,这家伙听不懂),于是由我代替了。虽然是家长讲座,但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些家长会索性签完到走人或者中场尿遁,不想太早走的顶多把这两三个小时一觉睡过去。话说我是后者,好歹也叫做她“家”里的“长”辈吧。
会场是如我所料地热闹,对面莞中前面一大块行人道全停满了四轮,只是礼堂里貌似都是上一辈的大叔阿姨,还有少数可中和城院的学生在接待,某位年轻的便装帅哥挤在中间格外显眼。礼堂正中央高挂着红色大横幅:周弘赏识教育专题报告会(可园中学专区)。二楼的护栏上挂着:赏识是XXXX的XX,赏识是XXXX的XX。不记得是啥了,反正又是那种空洞无味的对偶句。拿着入场券很容易找到了座位,才发现貌似没有签到之处。
入座时刚好过了邀请函上注明的开场时间,但相关人员连影都没有,也难怪的,经验告诉我这种讲座的主角非得给你拖上半小时方休。反正已经决定要一觉睡过去了,于是就一直坐着看技术组学生播放的资料片。
资料片是CCTV新闻频道录制下来的某座谈节目,主持人和周弘老师(
http://baike.baidu.com/view/1060928.htm )在讨论家族教育的问题,还时不时会点一些在场观众来说说自己的经验,实际上都是受过周弘老师“点化”,把家庭教育问题给解决的学生家长。其中一段比较有印象的,是一个男生和他的母亲,话说那男生初一跟一个女生谈恋爱,还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这事让双方父母知道,都相当生气,直接告上了学校,学校方面当然也不外乎是XX处分之类的手段。从此男生就一直跟父母斗气,在家里一言不发,除了“给钱”就没有别的对白。为此,男生的父母找到了周弘老师,周弘老师教授其父母使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坚持了一个月,终于把儿子的心挽回了。以上是男生父母在该节目中的发言。看到这里,我想我对这种“方法”开始产生了一点兴趣,当然,很多所谓名人传授的方法不一定是万灵的,具体如何还是“等着瞧”吧。
一点九左右,女主持终于上台宣布报告会开始了,还介绍了一些周弘老师的资料。原来,周弘老师之所以出名,首先得从他的女儿说起。他的女儿叫周婷婷,天生双耳失聪,三岁半的时候连字都没会说一个,这对当时的周弘老师来说简直是进退惟艰。后来周弘老师终于“悟”出了“赏识教育”,在不懈的努力下,周婷婷最终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
http://baike.baidu.com/view/606217.htm )。
等开场白说完,周弘老师被请上了台。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地中海”男人,只是感觉“身法”有点飘浮的样子。这时女主持人又插了几句,让全场家长自觉把自己的手机“处理”一下(虽然后来仍然不时有手机声起),因为周弘老师一直患有糖尿病,而且最近还感冒了。出于个人尊重的问题,我想这个报告会无论如何都应该认真地听下去。
确实,虽然他的嘴唇已经尽量贴近麦克风,但说话给人的感觉始终有气无力的样子,也难为这位大叔要挺坐着喷两小时口水。不过,当他要求场下待会多给点掌声的时候,听众们都没有吝啬。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尽管周弘老师一脸病容,还不时大声咳嗽,但谈吐之间仍不失风趣,不时引得全场听众哈哈大笑。而且周弘老师经常会摆出两种手势:“老二”和“老大”。当然这是他的比喻,“老二”是用食指指着别人的手势(食指是第二只嘛),“老大”是翘起大拇指称赞别人的手势。“赏识教育”的根本原理,大概就能用这两种手势来概括吧。
按周弘老师的概括,整个演讲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态度就是最好的方法;二,翘起你的大拇指;三,凡事发生好心态。
关键词:“一个字,行;两个字,骄傲;三个字,太好了;四个字,花苞效应”。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紫鸢 于 2008-4-27 10:03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