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12 19:09 显示全部帖子
[构建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
引用:前言:2008年1月,作家顾晓军发表文章,称构建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作家沈仰佑马上发表文章反驳。各位怎么看待,且看完二位文章再议。 引用:顾晓军言论《建设好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组件。
而原则,已经明确: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我认为:要建设好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
也许,网友们又要狗血喷头地谩骂我了。但,思想讨论,绝不是谩骂能够解决问题的!
挺鲁的网友,若到了连象样的文章也写不出来、只会谩骂;可见:鲁迅的思想,已经到了何等乏力的地步。
大家,不妨可以看我简单地分析一下:孔子、主席及鲁迅的思想实质。
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
其思想实质,就一个字:爱!爱君、爱国、爱家、爱人……爱自己、爱事业……等等。
主席,倡导什么呢?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他的思想实质。
我以为:主席伟大,就伟大在--他能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中,牢牢把握住最根本的东西!他紧抓不放的,也就是一个字:建!思想建设、哲学建设……组织建设、军队建设、国家建设……等等。
我们,可以这么说:主席的思想实质,就是:建!
而鲁迅的思想呢?突出地表现在:反!
鲁迅,反封建、反传统……反孔家店……反中国历史、反中国文化……连中国文字,他也要反!
其实,他就是要:反社会、反政府……反一切,他想反、敢反的。
鲁迅的思想,表现是:反!其思想的实质,是:破!
其实,鲁迅的思想,是不完整的!
你破完了,总还要立吧?!不立,没有规矩,那还怎么能成其为社会呢?!
再,就是鲁迅精神的支柱,是痛打落水狗。
也就是说:他不但要破,还要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去破;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是太格格不入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
要建设好和谐文化,我们应当回到,孔子倡导的“爱”字上来;牢牢把握住,主席始终把握住的“建”字!
我以为:爱,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建,就是我们的着眼点!
我还以为:这么些年来,中国文化界、文学界的思想混乱,就在于--我们,没有即时请走我们夺取政权时的同路人及他的思想!
这么些年来,中国文化界、文学界,很少有思想建设,也正是因为:鲁迅的思想,在混乱着我们的思想。
所以,我以为:要建好设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
因为:鲁迅的思想,已不是“不能与时俱进”了;而是,与和谐文化格格不入的。
我斗胆提出:中国,打倒鲁迅正当时!
摘编自”天涯社区“
写于 2008-1-19 引用:沈仰佑:不打倒鲁迅,文化就不和谐?
最近,作家顾晓军公开发表“高论”,说什么“建设好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其大致理由是,孔子与毛主席的思想实质,分别倡导的是“爱”和“建”字,而鲁迅突出地表现在一个“反”字上!
鲁迅先生确是个反封建、反奴性、反保守、反复辟的勇猛斗士,可他并没有反错呀!先生早已作古,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毫不相干,缘何要把他从棺材里拉出来,非“打倒”不可,而让其不得安息呢?
诚然,建设和谐文化需要“爱”,更离不开“建”,但和谐文化不等于是一团和气,连起码的原则性和是非观也不要了。恰恰相反,必要的“反”不仅需要,而且不可或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你能说:对党内的腐败分子不要 “反”?对走私贩毒的社会毒瘤不要“反”?对淫秽不堪的精神鸦片不要“反”?对逆历史社会潮流而动的破坏分子不要“反?”……如果该反的不反,听之任之,那么,不仅建设不好和谐文化,就是建成了,也是很难巩固和发展的。
尽管鲁迅当年所“反”的对象而今似乎已不复存在,但他那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并没有过时。今天,无论是改革还是经济建设中的攻坚克难,仍然需要那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硬骨头”意志;今天,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仍然离不开那种“痛打落水狗”的彻底精神;今天,要让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仍然需要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
谁说鲁迅思想里只有一个“反”字?非也!他对那些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我得引为同志的人”,对那些“寄托着人类和中国将来”以及敢于“第一次吃螃蟹”的人,爱得是何等热烈!即使对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也是恩爱同情有加。
鲁迅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鲁迅的骨头最硬,具有韧性战斗的精神;鲁迅勇于破旧立新,具有“必须坚决,注重实力”的改革精神;鲁迅反对空谈,注重实际,具有严于解剖自己的进取精神;鲁迅贴近实际,善于创造,具有一丝不苟的艺术精神,等等。鲁迅的思想,以哲学和社会思想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而庞大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伦理思想、美学思想、文艺思想、教育思想,等等。总之,鲁迅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鲁迅是人,而不是神。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在他身上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缺点和问题。他的某些思想,用现代的眼光来衡量,也许“是不完整的”,“不能与时俱进”了,但即便如此,鲁迅依旧是巍峨耸立的高山,依旧是浩瀚无垠的大海。在当今建设和谐文化中,他的人格和精神,难道真的就没有一点儿可供我们吸取的精神养料?
这些年来,真不知为什么,一些人总喜欢拿鲁迅先生说事,轻则进行排斥、诋毁,重则要将其“打倒”,恨不得再踏上一只脚,这究竟为什么?是为了自我炒作,推销自己,还是无事生“非”,挑起论战,浑水摸鱼?是为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还是为了别的目的?不得而知。难道真的欲应验一句古话,“不颠不狂,其名不张”(《唐语林》卷一)吗?
建设和谐文化,为何非要打倒鲁迅不可?鲁迅碍你什么啦?你不是强调要“和谐相处”吗?怎么动辄便抡起大棒,非要“打倒”别人而后快?实在匪夷所思!这种矛盾心态,除了说明狂妄和无知,还能说明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