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打印

上海调研“寂寞党” 年龄越小越觉寂寞

上海调研“寂寞党” 年龄越小越觉寂寞

感谢匿名人士的投递
新闻来源:新闻晚报
“哥吃的不是面,而是寂寞”是当下网络上最为流行的句式之一。近期,团市委对此进行的一项跟进调研表明:年龄层越小,“寂寞”度越高。在专家看来,“寂寞”的含义并不简单,它还能体现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可以显示年轻人的独立性,和善于表达、开放的个性。
                日前,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一项调研表明:70后的人群中只有42%的人认为自己寂寞,80后达到48%,90后则已接近54%。在发泄情感、排解寂寞的方式上,70后青年倾向于选择聚会、唱歌、外出等比较外向的活动,80后青年这方面的比例逐渐下降,到了90后,更多表现为睡觉、上网、玩游戏等单一的内向型活动。调研者认为,“寂寞”句式也许用不了多久,不过,“寂寞”句式代表的青年生存生态具有普遍性。

之所以年龄层越小,“寂寞”度越高,在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看来,这和时代背景有关,70后、80后孩子的父母是改革开放之前长大的一辈人,父母教育方式使得70后、80后喜欢抱团作业,怯于表达,独立性差。相反,90后孩子的父母开放观念强,自由独立思想深,造就90后孩子更独立、更善于自由表达、会自我反思。 “90后孩子有反思、有追求,喜欢独自行事,个人有个人天地,觉得没有必要抱团,所以才会发出‘寂寞’的感叹。 ”

顾教授还表示,并不同意将 “寂寞”解读为“反智、反精英、颓废”的青年文化,“绝对不要给年轻人泼这样的污水!我认为‘寂寞’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可以显示年轻人的独立性,显现他们善于表达、开放的思维。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01972.htm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Woodu.ME--从零开始的博客生活

TOP

他们寂寞个mao。哥都快18年了

TOP

同情下楼上这位

===帖子内容结束







楼上你眼光高到谁都看不上你怪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youd 热度 +1 高P呀- -。 2010-1-12 17:53
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Woodu.ME--从零开始的博客生活

TOP

哥不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哥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TOP

哥还有一群寂寞室友陪着呢……
不寂寞……不寂寞

TOP

哥的寂寞 无人能解  一边寂寞去
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Woodu.ME--从零开始的博客生活

TOP

只有我寂寞....
你渴望那边的夕阳?
还未消殒的光芒.

TOP

-。-寂寞是不能用来吃饭的。


想死你们了!

TOP

-----其实寂寞是可以吃的..
无论如何都不想再离开了.

TOP

可是 可是我也是寂寞的啊!我怎么办啊

TOP

我看的不是贴,是寂寞……(掀桌)个P!
劳资一点都不寂寞!劳资有yuki酱当三陪!


神城学长……你擅长的学科的确是微积分吧……快点来救救我TA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