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打印

[灌水] 闲话高考-标准答案

闲话高考-标准答案

闲话高考-标准答案

写于2009-06-07 – 2:48 pm | 作者:Jason Ng | 类别 » 心情随笔


这几天憋了很多话想说,但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没有在可能吧写出来。尤其是4号的晚上,我刚从北京回来,感触良多。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考生们经历了至少一年的艰苦生活终于迎来了2-3天的释放期。今天是周日,所以我打算说点和互联网不太沾边的话题,关于高考,或者说教育的一些想法。



(pic via)
一、高三是地狱式生活毫无疑问高三是整个求学阶段最乏味的一年,可能在大学期间需要像高三那样努力奋斗,但是高三那种乏味是不能在其它时期找到的
因为在高三,大多数人每天需要而且必须要做习题、模拟试卷。天天做、天天评、天天讲
我是在一个县级市的第一中学上的高中,回忆起高中的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室友之间的友谊,还有这些:
1、高一的时候周六上午要上课,周日早上要上自习(非强制)
2、高二的时候周六全天上课
3、高三的时候周六全天和周日上午都上课,周六周日晚上半强制上自习
4、高三的寒假印象中只有9天,高二的暑假也只有不到2个星期
5、高三时几乎找不到空余的时间做其它事情
6、每个人的桌面上都堆满了书,有些书堆比人还高

7、你很难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因为你根本没有时间和渠道去获知
8、做题、评讲、做题、评讲、做题、评价……这就是高三的死循环,直到6月9号才会被中断

高三我是班里最反叛的人之一,周六周日晚上的半强制性自习一般我是不上的,往往跑到网吧去,我需要每周利用这么一点点的时间去看看最近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不喜欢书上那些多年不变的材料。
然而,对于高考队伍来说,我只是沧海一栗,高三的生活依然是地狱式的,你没有呼吸其它空气的机会。
每个人都埋头奋斗,面对应试教育,你只能放弃实际技能,去为那几张可怜的纸而拼搏;你只能放弃自己的爱好,在你可能毫无兴趣的领域种地。
高三的时候你不是在读书,不是在学习,只是在不断地为制造出更体面的数字而流汗

二、只为了练习册不像一些实验高中的学生,他们的课余生活可能很丰富,我的高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和练习册打交道,尤其是数学和物理练习册。
有时我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要做出练习册上的题,做出来又怎样?能给我生活带来什么?
做题是有用的,但教科书和老师们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对待学生,尤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教材。教材不会告诉你一个问题能如何应用到生活、能如何改变生活,它只是要你做出这道题
但教材本身可以做得更好,与其强调问题的本身,我认为强调问题的应用更有实质意义。这样才会让人认为学一门课是有用的,天天算微积分但不知道何时能用到,这不是微积分的错、也不是微积分无用,而是教材本身可以做得更好
而同时,我觉得单纯追求高分,更应该注重的是动手能力。这是一段对话:
“阿禅,我们宿舍的日光灯坏了,我今天买了一条新的换上了!”
“这有什么好兴奋的?”
“这是我第一次换日光灯啊!”
“你的第一次就这么没了?”
“我们宿舍其他人还不会换呢,第一次都还在呢!”

上面的对话完全真实,是高三的时候一个朋友吃饭的时候跟我说的。
很难想象在高三的时候(18岁),换日光灯竟然还是一项值得骄傲的工程,这不是这位同学的错,而是过往我们太注重于没有实质意义的习题,忽视了简单的生活技能

我始终坚定不渝地认为,懂得如何换日光灯比懂得计算傅立叶变换有更普遍的、实际的意义。这不是说后者不重要,而是说前者是必须的。

三、答案只有一个高考语文我全班倒数第三,521分(广东的标准分算法,521分表示分数在全省平均分左右),整个高中我的语文几乎没有及格过。同时因为我的化学也很差,被同学戏称“没文化”。
除了高考我是将整份语文卷子答完之外,其它时候我几乎都是有一些题留空的,留空的题一般都是这类型的题目:
1、你怎么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你怎么看待作者说XXXX?

我不愿意做这类型的题是因为我的答案往往是错的。反正都没有分数,我干脆就不写了,有时整一篇阅读理解我都不看,全部题留空。
之所以几乎每次我的答案都是错,是因为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标准答案要求你怎么想你就必须怎么回答,否则你就是错的

(pic via)

既然问题问“我是怎样理解的”、“我是如何看待的”,我说出自己的看法了,为什么要拿我的看法去和标准答案作比较?如果只有按照标准答案的思路去回答才是正确的,那问题应该改为:
1、出卷老师是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标准答案怎么描述作者说XXXX?

我们的思维就被这样的条条框框局限了,你不能有别的想法,你只能跟随主流想法;你不能标新立异,你只能守旧徐行。标准答案说社会主义好,你就必须要这么说,即使你拿出理由来说明其它社会制度也是好的,你也是错的,因为你和标准答案的想法不一致。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现在的高考作文已经越来越开放了,思维可以更开阔,但依旧不能偏离主流思想。我认为,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是对的,观点没有标准答案,世界不止有社会主义
我希望我高三的一次模拟考试的经历不会再次发生: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1990年前一年某件事的作文,语文老师后面给的评价大概是:文笔,内容都很好,但思想0分


四、互联网不止有一个答案庆幸的是,世界有了互联网,有了博客。各种思想自由奔放地表达,这里没有标准答案,阿谀奉承的政治题回答是不受欢迎的
即便互联网是如此的自由开放,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势力正在试图用“高考语文的方式”来束缚我们的思维,甚至用“焚书坑儒”的手法来毁灭和“标准答案”不一致的“参考答案”,作为“参考答案”的twitter就被“标准答案”毁掉了
在这个独一无二的环境里,学会“跨栏”是十分重要的。那些势力以前做了什么我不知道,但它现在正在毁灭什么,我看得一清二楚。


Tags: 中国, 应试教育, 教育, 社会, 考试

除非注明,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kenengba.com/post/1140.html
Trackback地址:http://www.kenengba.com/post/1140.html/trackback

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Woodu.ME--从零开始的博客生活

TOP

路过占楼,待编


其实初中的时候我所在的学校就有若干人提出此类疑问
结果老师也很无奈
于是有人说:语文就要抄,抄上20遍你就和答案写的一样了

这么违心的事情我做过,悲剧,罪过。



题外话:根据目前的国情高考不可能取消

[ 本帖最后由 Ghostbird 于 2009-6-11 18:27 编辑 ]

TOP

现状而言。没有高考是万万不能的,会有更多更多的猫腻,会有更多更多的人骂娘

TOP

问题在于这种现象的产生和高考不无干系

于是顺便骂下复旦和交大,这俩学校居然敢申请全部自主招生,真XX找抽兼DT
虽然伟大的上海市教委立即废掉了这个想法

TOP

虽然高三很辛苦,但是只要想到考完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疯狂玩拉,还是不算太难熬,毕竟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啊,苦就苦这一下下,反正不要后悔就好!!!

TOP

好吧   我是打酱油的 路过听相声去
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Woodu.ME--从零开始的博客生活

TOP

全部自主招生,对书呆子是打击,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
中年单身汉-v-

TOP

国外所有大学都是自主招生的,中国这自主猫腻太多了,对好孩子反而是打击。所以迟迟不放开
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Woodu.ME--从零开始的博客生活

TOP

路过一下,只想说——我对共-产主-义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好感啊(<—在美国住了4年的人)

最后说一句——w你想办法来美国吧= =


神城学长……你擅长的学科的确是微积分吧……快点来救救我TAT

TOP

哎呀,去美国就没有追求了啊
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Woodu.ME--从零开始的博客生活

TOP

读书其实不辛苦,辛苦的是要读好……

TOP

去年中五會考,沒電視、沒電腦、沒報紙、沒收音機……

彷佛與世隔絕

今年九月,我應該能中七,於9畢與世隔絕的情況將會再現
<---點擊這個去幫我暖暖蛋吧~~

我自己設計的喲~點點它好麼?

TOP